2019.1.2   星期三

媒体报道

NEWS CENTER

媒体报道

《不忘初心 读懂左权》第五章 太行山:名将以身殉国家

左权的军职最终凝固在“八路军副参谋长”一格,起始于1937年,定格于1942年。这或许不应该是他的最高职位,但他已无法提升。“八路军副参谋长”在左权整个37年的生命中只有不到5年的时间,但是却成了永远。而他对于中国革命所贡献的成绩里,这5年的重要性几乎抵得上此前的所有。

 

1937年2月15日,左权被任命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七七事变后的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7月9日,左权与红军将领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萧克、徐海东联名通电国民政府,请求立即将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授命为“抗日前锋”,全体指战员将马上杀向前线抗击日寇。他们同时致电卢沟桥29军,向全体将士致敬!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根据与国民党谈判结果,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编为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从这一天起,左权就没有离开过总部一步,他在哪里,八路军总部就在哪里。

 

刘伯承的《我们在太行山上》曾有这样的话:从1937年冬到1940年,以太行山为中心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几块抗日根据地都迅速地创建和发展起来。东至津浦路,西到同浦路,北至沧石路、正太路,南至黄河、陇海路的广大地区,成为敌后重要的抗战基地之一。

 

太行山成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龙脊,而八路军总部就是龙头上昼夜眨动的眼睛,而左权是总部里不知疲倦、不断滚动的眼珠。

 

左权在黄埔的同学李默庵是国民党第十四军军长,他与国民党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于1938年1月31日到八路军总部拜年。他看到了他的老同学左权。晚年李默庵回忆说:“到八路军总部拜年,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接触到中共军队的首脑机关。有一点印象极为深刻,那就是八路军军容整齐,纪律严明,作风很过硬。……八路军总部办公的地方,各部门井然有序,有的在紧张地处理公务,有的在看书、写字、学文化,所到之处就没有看到一丝的闲散风气,处处令人振奋。”——这应该是参谋长左权苦心经营的结果。

 

黄薇是从海外归来的华人记者,1938年她跑到了太行山,见到了左权。


到了总部……一位穿着日本黄呢大衣的青年军官出来迎接我们。……经介绍,知道他就是八路军总部副总参谋长左权。

 

左权同志,中等身材、文质彬彬,热情亲切。他年龄32岁,但看起来只有20多岁的样子。……

 

左参谋长招待我们吃午饭。他关心后方的一切,尤其关怀远在海外的侨胞。谈话中对于在华北敌后坚持抗战的意义、当前的战局以及八路军的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情况,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当谈及我们的抗战前途时,他结合国内外的形势进行分析,非常深刻。使我们对华北敌后的抗战形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左参谋长是八路军总部中最忙碌的人。他日理万机,还要关心机关的政治生活。他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夜以继日地工作。由于过度操劳,显得有些消瘦。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被保送去苏联留学,是受过高等军事教育而又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事家。他指挥战斗机智而果敢,对同志和蔼、对部属关怀体贴,深受人民和同志们的爱戴。

 

……

 

由于八路军总部是我们整个行程的最后一站,我向左参谋长提出要……回延安去。没有想到,他给我的答复是,关于我的去向问题,延安已经有了指示,要我到重庆去。……

 

适逢国民党新五军军长孙殿英因事来到八路军总部,日内就要携带家眷去河南。左参谋长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决定让我们随同孙军长南下,并且委托他一路予以妥善照顾。……

 

临别时,左权同志赠送给我一件日本军官的黄呢大衣,派了部队护送,并且亲自送了一程。他说:“华北安定的局面不会很长久,以后还会有一个更困难的阶段;但在极端困难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光明。”他那充满胜利信心的坚毅精神以及待人的诚恳亲切之情,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在一位女记者笔下,细节固然有了,但是真正评价左权“参谋工作”的成绩,刘伯承、邓小平两个人的文字,是不是更有力量?

 

他们说:

 

左权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军事指挥员,他在任职红1军团军团长时,就曾写出了山城堡战斗胜利的史绩,他在中国红军及八路军任参谋长长达10年之久,对参谋工作:无论是对作战部门、侦察部门或后勤部门的工作,建树甚多。抗战后辅佐朱总司令参与全盘戎机,对华北抗战各方面,更有其卓著的功绩。他肯研究政治,在处理和解答军事问题时,能够敏锐周详地照顾到政治的一面,善于从经验中抽取与总结出原则的理论,发展规律,来指导新的实践。诚如朱总司令所说:“左权同志为我八路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左权短暂一生中的一个大手笔。

 

百团大战 关家垴之战,左权当时就站旁边


1939年12月,山西省太行山里的八路军总部收到来自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等人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电报说:“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由任丘到大城、河间的公路修得比地面高5尺,两旁沟深8尺到1丈,沟底宽6尺,沟面1丈6,把根据地划成不能相互联系支援的孤立的小块,部队也不转移,便于敌逐次分区搜剿。第二种修法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连筑,安国县已完成3层,敌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阻挡我军出入其圈内。”电报建议:我八路军“绝不能让敌修成”,否则“将造成坚持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局面”。

 

由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亲自策划的这一恶毒阴谋,自然引起八路军总部的警惕。经过缜密的研究和精心的运筹,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计划产生了。

 

1940年7月22日清晨,一封注明“十万火急”字样的绝密电报,从八路军总部发往分处敌后的各师指挥官: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同时发往延安中央军委。这份由朱德、彭德怀、左权三人共同签发的《关于破击正太路战役的预备命令》这样写道:

 

聂,贺、关,刘、邓并报(中央)军委:

 

一、情况与任务

 

二、战役组织

 

1、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时期的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张战果,扫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作,以至基本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

 

2、基本破坏区为井陉、寿阳段,但对其他各重要铁道线,特别是平汉线、同蒲线,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

 

3、战役兵力组织: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兵力应不少于22个团。聂区(冀中在内)应派出10个团,129师派出8个团,120师派出4—6个团,总部炮兵团大部,工兵一部。对其他各铁道线配合作战之兵力,由各区自行规定之。各出动部队之后方勤务,由各区自己部署之。

 

4、定“八一三”以前(约8月10号左右)为开始战斗期限。

 

三、战役部署另告。

 

四、战役准备:在8月10号前完成下列准备:

 

1、侦察:平定以东至石家庄段,由聂区负责;平定(平定城含)至榆次、太谷段,由129师负责;榆次、太谷段以西(榆次含),榆次、阳曲、忻口线,由120师负责。侦察着眼点另告。但钳制方面的侦察,由石家庄至卢沟桥段归聂区负责;由石家庄至安阳、由太谷至洪洞及白晋路由刘、邓负责。

 

2、粮食之准备:各出动部队从出动之日起,应准备一个月之粮食。

 

3、破路爆破器材之准备。

 

4、出动部队之调集与整理。

 

5、对敌伪军及敌占区之民众与会道门等工作之准备(如制造各种传单标语)。

 

6、地方工作干部之准备:调集大批地方工作干部,加以对敌占区各种政策及工作方法方式等之训练。

 

五、战役政治保证计划另告。在战役未发起前严格保守军事秘密,准备未完成前,战役企图只准告知旅级首长为止。

 

朱、彭、左

 

7月22日辰

 

顺着《大运筹:共和国元帅重大决策》的记述,让我们回到65年前。

 

1940年8月20日,中国抗日战争历史风云中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晚上,在华北大地上,在晋察冀军区前线指挥所驻地一个叫洪河漕的小山村,在一二九师前线指挥所驻地石拐村,在一二○师前线指挥所驻地兴县蔡家崖小院里,在八路军总部驻地王家峪,正处在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中。

 

22时正,各兵团按统一规定发起攻击。

 

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师指挥所彻夜未眠,天明时分,开始向总部传发捷报:一二九师左翼破击队陈赓旅攻占寿阳西之芦家庄,连克碉堡四座,全歼守敌,完全占领寿阳西南的芦家庄车站,将车站西10里内的铁道、桥梁全部破坏。陈旅郑团进攻阳泉附近之敌,与敌400余遭遇激战2小时,将敌击溃,敌死伤过半,缴获轻机枪6挺,步枪60余支。

 

贺龙指挥一二○师在阳曲、忻县、朔县、宁武段同蒲铁路,全线出击,到傍晚致电总部:张宗逊旅聚歼静乐东康家会守敌,毙敌200多人,俘日兵10余名,缴获甚多……

 

彭德怀在总部一直耐心地等待着,不断收到的捷报使他感到兴奋和欣慰。

 

从21日晚到22日,八路军总部工作人员更加忙碌,刘伯承、聂荣臻接连数次继续报告正太路各个出击兵团的破袭战况,贺龙、陈再道、吕正操和冀察热挺进军司令员肖克以及其他配合正太路破击战役的部队领导人,也都纷纷来电,报告他们的破击战果。

 

战况发展顺利,捷报频传,正太、同蒲、白晋、平汉、平绥、津浦、北宁各铁路及各公路干线,敌人的大动脉很快变得“千疮百孔”。

 

22日午饭后,彭德怀、左权在作战室听作战科长王政柱汇报战况。当问到八路军实际参战兵力时,王政柱嗓音响亮地回答道:

 

“正太线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到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4个团……参战兵力共计105个团。”

 

王政柱话音未落,左权参谋长抢先说:

 

“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把数字查对一下。”

 

彭德怀定性地说:

 

“不管一百零几个团,这次战役,就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当天下午给各兵团,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最先使用了“百团大战”这一名称。



129师参谋长李达回忆说:“7月间,我军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左权副参谋长曾带着彭总的初步设想,由总部所在地沿清漳河下来,到了129师师部驻地,见到了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当时,左副参谋长传达了彭总的初步设想,说:这次破击战的主要目标,放在正太路上,而平汉、同蒲、白晋、平绥、北宁各线都要配合行动。除129师和晋察冀部队外,120师和豫、绥、热的八路军、决死队都将参加作战。邓政委听后明确果断地说:‘这个设想我看行,可以这么干!’刘师长听后也很赞同。他们认为,这个战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切断敌人的交通命脉,华北敌后的抗战局面才能改观,也只有狠狠痛击敌人,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阴谋才能有所收敛。”

 

8月20日的左权怎样呢?当时在他身边的他的妻子刘志兰回忆说:“午夜,你虽有着胜利的把握,也仍为行将发生的战役焦虑着,没有睡眠,在屋内和院中徘徊,等到捷报像雪片一样传来,你更忙碌的研究战况,阻击敌人的增援,扩大战果。回想数十万健儿、数百万群众,在祖国的原野上,展开7昼夜的破击战,使敌人背腹受击、惊慌失措,娘子关峰峦上飘扬着国旗,是怎么一幅壮烈的图画。”

 

左权在太行山上确定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战役的名字的时候,另一个世界名将——戴高乐在遥远的欧洲,提出了一个“自由法国”概念。那时,德国法西斯闪电攻击西欧,坦克师师长戴高乐指挥部队作战屡建战功。可是,在巴黎沦陷维希政府向德国投降后,戴高乐带着全家飞往伦敦,走上了新的抵抗道路。他发起“自由法国”运动,着手组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

 

就一个战役而言,左权在百团大战期间留下的文字最多。除了《关于破击正太路战役的预备命令》、《关于进行正太路战役中之侦察重点》、《战役行动命令》、《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关于“扩大宣传百团大战成果”的命令》,还在战争间歇为媒体写了《论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新胜利》。《论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9月5日在《新华日报》上一大篇幅发表,最及时地总结了百团大战的意义。

 

读这个文章,我得出一个结论:任何军事家,都首先应该是一个政治家。如果没有政治家的头脑,仅仅懂得军事技术,那只能算是一介武夫。而这时的左权,无疑已经有了一个政治家良好的素养。他把百团大战的意义阐释得多好啊——

 

这一战役进攻的胜利,证明了共产党与八路军真正忠诚于国家民族,而且为国家民族建树了不少成绩。

 

这一战役进攻的胜利,证明了共产党与八路军的抗战主张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只有坚持以游击战为主而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敌后抗战的战略方针,才能得到这样的胜利。

 

这一战役进攻的胜利,证明了华北的八路军已经生长发展起来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成为华北抗战的主要支柱,它不仅仅在反对敌寇“扫荡”中表示了它的英勇,而且也在展开对敌进攻的战斗中表示了它的英勇,这一事实,应该把那些成天咒诅八路军的投降份子的谎言,打得粉碎了。

 

事实胜于雄辩,一切关心华北抗战,关心八路军的同胞,对于这一次“百团大战”的胜利,将来自有更正确的评价。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去扩大这个胜利,用更多的胜利事实去告慰全国同胞,给敌寇更多更大的打击与覆灭,争取抗战的胜利。

 


黄崖洞是将军的一条命


左权运筹百团大战,排兵布阵、协调三个师100个团的兵力自是一番军事家的功夫。百团大战打的是突如其来的排山倒海般的声势,是大仗,是豪华仗,是豪气仗,是如椽巨笔的挥洒。而1941年的黄崖洞保卫战,左权带着一个警卫团的兵力,亲自指挥,打的是太行得天独厚的地形,是小仗,更是巧仗,是蝇头小楷的纤细。

 


百团大战是军事对垒、实力对话,而黄崖洞保卫战更像游戏,把敌人引入我囊中,逗着玩。

 

黄崖洞,在太行山腹地的峡谷之中,隐匿在辽县、武乡、黎城三个县之间的丛山里。相传很久以前有黄龙在这一带兴云布雨,黄龙喷出的气体将崖壁熏成了黄色,因此而得名。

 

黄崖洞四围高峰挺拔而林立,中间开阔处,有6平方公里任你驰骋。在缺水的太行山,这里却有一股山泉四季喷涌。更奇特的是这里唯一的出入口,是最宽处不过10余米、长却有近一华里的峡谷。这条险象环生的峡谷通道蜿蜒曲折,两侧百米巨峰直插云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兵家用兵之绝佳福地。而放眼整个黄崖洞,就像一座天然城堡,等待着能够懂得它的神兵。

 

1939年,左权看中了黄崖洞。于是八路军总部决定将原来建在榆社县韩庄村的兵工修械所搬迁到这里,扩大规模,建成为前线八路军提供作战武器的兵工厂。于是,黄崖洞成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所在地,成了八路军在华北前线最重要的军火基地。

 

对于这个意义上的黄崖洞,总部三巨头朱德、彭德怀、左权都非常重视。他们把自己身边的警卫团调到这里进行保卫工作。这个团是1929年在井冈山组建的,当时叫“中央军委警卫营”,抗日战争时期改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对内则称“朱德警卫团”。因此,在军中,人们说到黄崖洞,说它是朱德的宠儿,是彭德怀的半条命,是左权的一条命。1942年5月,如果不是特务团在黄崖洞,大兵压境撤退中的总部就不会损失大将左权!


黄崖洞,朱德亲自担任工事委员会主任,左权兼任副主任。在左权的一手操持下,兵工厂在建起不到两年时间,年产各种兵器的数量已经可以装备16个团的兵力。所造武器弹药种类包括步枪、马步枪、五0式炮及其炮弹等等。顿时,黄崖洞成了当时华北侵华日军的心腹之患。1940年起,日军就开始调集精锐兵力,多次向黄崖洞进犯或偷袭,企图把兵工厂吃掉,断了八路军的军火。

 

屡未得逞的日寇,1941年11月11日又纠集了共5000余人的兵力,在空军配合下,再次进犯黄崖洞。左权率领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当地抗日民兵,利用有利地形与进犯敌军激战了8个昼夜,最后以打残打伤进犯之敌1000余人的战果获取胜利,我守卫黄崖洞的军民伤亡仅166人,黄崖洞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则无丝毫损伤。黄崖洞保卫战开创了抗日战争史上敌我伤亡对比前所未有的记录。中央军委评价这次保卫战是“反‘扫荡’的模范战斗”。毛泽东在给朱总司令的贺电中号召“全军学习朱德警卫团黄崖洞守备战”。

 

遗憾的是,黄崖洞保卫战过去仅仅几个月,左权将军就血洒太行。

 


遗恨太行之后


左权牺牲后他的战友们流露了无限缅怀的情感。

 

朱德说:“……很大的悲痛。回忆起十余年战友的生涯,不禁黯然。”

 

周恩来说:“我与左权同志相识近20年,不幸抗战以还,我因远离前线,不克与其同生死共患难者竟达四年之久。今左权同志殉国了,遥望大河以北,请缨有愿;困处夔门之内,杀敌无缘。这虽因岗位有别,但髀肉复生的我,遥闻哀耗,究不能无动于衷。”

 

刘伯承、邓小平说:“我们失去了一位最亲切的战友,我们的悲伤,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的。”

 

聂荣臻说:“毕竟好似无数针尖深深刺入我的心头!……我无限的回忆、思念,伴着悲伤!”

 

叶剑英说:“最伤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

 

林彪说:“左权!亲爱的同志,亲爱的战友,你!你躺下了!在你鲜红的血泊中躺下了,静静的无言的永别了。我惭愧,我们本来是在一起的,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战斗,然而当着你战死沙场的时候,我却没有亲自在你旁边,看着你,救护你,抚着你行将停止的脉搏的手,握着你脉搏跳动停止了的手,马革裹尸还葬你的遗体。”

 

哀痛之后,他的战友们表达的尊敬。

 

周恩来在《左权同志精神不死》一文中说:

 

整整十一年,左权同志未尝一日离开军队,而抗战五年,左权同志更未尝一日离开前线。在近二十年的军事生活中,由军校到军队,最后更战死军中,左权同志是真能与革命军队共始终者。……

 

左权同志又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他在军中,经常喜欢研究,喜欢译著,同时,他又勤于工作,忠于职守。他习于游击战争,但他也不忘正规战术,所以他在军队正规化的口号下,尽了他最大的责任。沉毅坚忍,是他个性中的特长,也就成为他在党内在军中在社会上读书治事,练兵作战,立身处世时的特点。

 

朱德在《悼左权同志》中写道:

 

十余年来,左权同志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枪林弹雨间,出生入死,奋不顾身,从事武装斗争,成为我八路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聂荣臻在《祭左权同志》中说:

 

你是我们军中模范的军人,尤其是我们军中的参谋工作者永远的好榜样。

 

林彪说左权是“一个忠勤笃实的革命者”。

 

彭德怀说左权是“全民优秀之指挥”。

 

 

左权品格

 

1、不爱说话,不爱张扬。

 

彭德怀说他“性沉静”。朱德说他“沉默寡言”。


 

2、勤于思考,形诸文字。

 

刘伯承、邓小平说:“在敌后抗战环境下,他常从政治分析入手,撰写军事论文,启发同志们学习战术与学习政治相联系,求得更大进步。也常有译述,曾以译文嘱伯承核对,偶有改动处,比细心研究之。”林彪第一次看到左权的时候,左权“坐在办公桌旁正在孜孜书写”。

 

3、谦虚塌实,克己奉献。

 

正因为这样,所有和他共过事的人,没有人不怀念他,赞扬他的。一个林彪,一个彭德怀,脾气可谓差距大矣。但是左权在他们的手下担任参谋长,却与他俩相处得都很好。从1934年12月到1936年5月18日,左权一直是林彪任军长的红1军团的参谋长,他们共同经历了让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无法忘记的长征与东征。1937年2月20日起,左权到彭德怀手下当参谋长,一直到他1942年5月25日牺牲,在总部有“彭左”之谓。林彪和彭德怀都没有留过洋,如果左权流露出一星半点出洋归来的自豪与骄傲,这样的两个人是能够感觉到的。如果他俩感觉到左权瞧他们不上,他们怎么能长期让左权呆在自己身边呢?彭德怀说他“埋头苦干,虚怀若谷”。聂荣臻说他“虚心和蔼”,富有“牺牲精神”。林彪说得更直接:“你是那么谦虚,毫无一点骄气,/你完全大别于当时某些留洋回来的人们,/神气十足,鄙视别人是狭隘经验论者的习气。”林彪还评价左权“忠勤笃实”,“不说空话”,“忠于干实事”。

 

4、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彭德怀说他“虽临百险,乐然不疲”,聂荣臻说他“忠诚负责”,林彪回忆说:“多少次险恶的战斗,/只差一点我们就要同归于尽,/好多次我们的司令部投入混战的旋涡,/不但在我们的前方是敌人,/在我们的左右后方也发现了敌人,/我们曾各自亲自拔出手枪向敌人连放,/拦阻溃乱的队伍向敌人反扑,/子弹、炮弹、炸弹在我们前后左右纵横乱落,/杀声震彻着山谷原野,/炮弹炸弹的尘土时常扑在你我的身上,/我们屡次从尘土中浓烟里滚了出来,/我们是越打越起劲的,/当着人们面色苍白失去智虑的时候,/我们却更加奋发聪明起来,/也更加有点野蛮起来了,/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忘记其他一切,/你在这时常警告着别人隐蔽身体……”

 


左权牺牲了常人的欢乐,上不能侍奉母亲,下不能照顾妻儿,自从18岁离开家,离开母亲、妻子、儿子,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他把母亲托付给大哥,劝妻子另外嫁人,就一心一意于自己的革命。

 

革命17年,没有任何的私人的积蓄。17年中,没有休息过一天。忍辱负重,笃信革命理想,没有一刻走神。为了将军的死,朱德写下了他的名篇: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左权将军没有成为最有名气的英雄中的一个,这是因为他的人生没有传奇性。他把一个军人的书读到最好,把一个军人的仗打到最好,把一个军人的职责守到最好。一切都是极端的认真和合乎规矩,像一本经得起千年推敲的辞典。


左权爱国公益基金会

关注左权公众号

湘ICP备19009448号   © 版权:左权爱国公益基金会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网站建设:一九网络